足球竞彩网

部  门
街  镇
1000℃的匠心坚守
日期:2025-08-12
字 号:

连日来,重庆的高温持续霸榜,40℃+令人燥热难耐,那么1000℃又如何呢?这两天,记者走进足球竞彩网 珍溪镇百汇村的一个铁匠铺,体验了一次高温下的“超高温”,零距离感受匠人的智慧和匠心的磨练,让这门正在被遗忘的古老技艺绽放时代的火花。

8月6日,记者早早驱车赶往足球竞彩网 珍溪镇百汇村,凌晨5点40分,见到了岳师傅,并与他一起开铺。


岳廷波正在打铁,一时间铁花飞溅

“岳师傅,为什么要这么早起来打铁呢?”

“打铁要趁早嘛!我们几十年都是这样。”白炽灯的小小亮光,照亮了岳师傅的整间工作室,他解释道:“一是因为早上凉快,二是因为赶场天大家来得也早。”

岳师傅就是岳廷波,54岁,是一个有着38年经验的老铁匠。

开铺没多久,生意就陆续找上门来,最多的就是“发”镰刀。

“‘发’镰刀就是说镰刀用了一段时间后,这些齿都钝了,需要重新开齿,一把镰刀有一百多个齿,每一齿的距离只有不到两毫米!”岳师傅一边细心地教一边耐心地讲。

记者也很好奇,15元“发”一次镰刀,比在外面买一把新的还贵,为什么大家都愿意来?在场的村民纷纷表示,他们家的镰刀“发”得好,拿起顺手,用也好用,割东西还很快呢!

据了解,岳师傅的打铁手艺是五代祖传,他经营的种类很多,镰刀、锄头、菜刀、砍刀等均可定制或购买,他告诉记者,他做的刀是传统工艺,一天最多只能做6把。

“夹钢刀是传统工艺,叫‘铁夹钢’,就是两块铁中间夹一块钢,这样才锋利好磨,不易缺、卷,但是做起来很复杂。”岳师傅一边教记者抡大锤打铁,一边说。

40℃的高温,加上1000℃的火炉,不到半小时,记者就感觉快被“烤熟”了,但岳师傅虽然全身浸湿,脸上却没有什么汗水。他说,他早已习惯这种高温的生活。

“他们一进来就说这屋好热、遭不住,我说我烤了三十几年,汗水早都烤干了!”岳师傅笑着说。

16岁随父学艺,烈火淬身,终百炼成钢。

“我们这个行业学手艺是相当难的!首先是要打起血泡,血泡破了过后才长干茧,干茧过后手才握得住大锤,所以一般的人是不敢来学铁匠的,吃不了这个苦啊!”岳师傅趁空来到门前的树荫下歇凉、喝水,不禁感慨。

一路的艰辛,好在有妻子陪伴。凌晨5点40分,当岳师傅点亮铁匠铺的灯火,妻子吴建容已经搭上去南沱的渡船。

“他在家里做,我就赶场嘛。一四七赶仁义,二五八就赶南沱,三六十就在百汇。”天未明,长江上清风阵阵,但吴大姐上货、卸货已是忙得满头大汗。

天刚蒙蒙亮,吴大姐已经在南沱镇场镇摆好了摊位,不少顾客早已在此等候,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大姐,她说:“我们都是在这里买!只认准岳四,别处卖的我们不要。”

顾客认准这一家,这就是岳师傅多年来做出的口碑,也是大家对夫妻俩匠心坚守的最好回应。

这一边,吴建容守着摊位,嘴里念叨着:“我老公很辛苦,这个天还要烤火。”另一边,岳师傅打开妻子为他准备的早餐,满脸幸福地说:“我媳妇很好,很照顾我,几十年都是变着花样给我弄营养早餐,今天是番茄排骨汤熬的稀饭,好吃得很!”

从红红火火到日渐式微,现在,百汇村周边的3个镇里,岳师傅是最后一个打铁匠。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门传统工艺,这两年,岳师傅也当起了“主播”,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粉丝量过万,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接到100多个订单。

岳师傅欣慰地说:“有很多客户都买去收藏,说现在能够坚持打这种夹钢刀的太少见了,很有意义!每次听到这样说,我就又有做下去的动力。”

□记者手记

岳师傅的铁匠铺里,跳动的炉火从未熄灭。它不仅温暖了农人的双手,更照亮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的生存路径——坚守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理解需求中延续价值。当我们为他的执着动容时,实则是在致敬每一个“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致敬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守护文化基因的平凡英雄!/图 记者 代川 罗菲菲 蒋欢 田昊鹰 夏雷 温显杰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