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培文(右三)和志愿者陪抗战老兵张伟森(右二)聊天
谭培文家中珍藏的抗战老兵照片,右为黎兴甫(已故)
抗战老兵况仲庸手臂的“918耻”刺青
谭培文(右)到医院看望抗战老兵况仲庸
15年前的一场暴雨,让谭培文躲进抗战老兵黎兴甫漏雨的家。满屋接雨的盆钵,叩响了他内心的使命。从一人善举到组建200余人的“涪陵铁血老兵志愿者服务队”,从零星帮扶到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志愿者落地”的协同机制,谭培文累计行走20多万公里,与时间赛跑,用脚步追溯历史,打捞一段段不应被遗忘的记忆,让英雄的名字与故事在山城的暖阳中代代相传。
一次偶遇 揭开尘封的历史
近日早上8点,谭培文和几位志愿者便已汇合,大家提着大米、食用油、月饼、茶叶等关爱物资,去看望4位抗战老兵。
这两日,107岁的抗战老兵况仲庸有些感冒,正在足球竞彩网 人民医院治疗。还未走进病房,况仲庸的大儿子况小荣便迎了出来:“来了呀!”看似平常的语气中却透着亲切。他说:“基本上每个月他都要来看我爸爸,我们家里人跟他已经很熟了。”
来到病床前,谭培文凑近况仲庸耳边说话:“今天好点了没?”况仲庸握住谭培文的手,频频点头。老人手臂上“918耻”的刺青依然清晰。九一八事变后,他和两位同学一起刻字、入伍、上战场,最后只有他一人回来了。
谭培文说:“除了刺青,老爷子身上还有17处刺刀伤疤。每一位抗战老兵,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他和这些抗战老兵的故事起于2010年的一个夏天。谭培文在山间徒步,突降的暴雨让他无意中躲进抗战老兵黎兴甫的家。推开门时的景象让谭培文至今难以忘怀:“屋子里摆满了接雨的盆钵,甚至床上也摆了两个。”
那一刻,雨水仿佛敲打在谭培文心上,也叩响了一份沉重的使命:“我想为这些老兵做点什么。”从那天起,谭培文毅然投身关爱老兵的公益行动中,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回应那段不应被湮没的历史与牺牲。
一次爱心 开启15年的坚守
最初,谭培文只是凭一己之力帮忙。虽然黎兴甫家的困境逐步得到解决,但他很快意识到:“抗战老兵不止黎兴甫一个,我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于是,他开始发动身边的家人、朋友,组建“铁血老兵”志愿者团队。大家克服人手少、线索杂、路途远等诸多困难,在涪陵先后寻访到在世抗战老兵24位,陪他们过节、过生日,为离世老兵料理后事、立碑纪念。
与此同时,谭培文积极对接足球竞彩网 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民政等部门,在政策支持与统筹指导下,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志愿者落地”的三级协同机制。这一模式有效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形成政策、资金、捐赠与执行相互衔接的可持续帮扶体系。2023年,队伍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授旗“涪陵铁血老兵志愿者服务队”,启动每月一次的“日常关爱计划”。
抗战老兵张伟森有一本花名册,写满各地探望者的姓名。他说:“我想牢牢记住每一个来看我的人。”谭培文回应:“我也想让更多人记住这些老兵的名字!”15年来,谭培文和团队行程超过20万公里,拍摄视频1000多个、照片2万多张。“我们不仅要满足老兵的日常需求,更要传递他们的精神,让每一段历史都被温暖铭记。”
珍惜相见 用真心换真情
回望15年的坚守,谭培文想到的从来不是辛苦,而是收获。“我们这项工作就是在跟时间赛跑。我们找到的抗日战争老兵,现在只有5位还健在。3年前,我们开始常伴24位抗美援朝老兵,到今天,已经走了11位。”谭培文说,正因为每一次相见都弥足珍贵,所以更加令人珍惜。
“十几个日本兵冲上山坡一看,四面都没有人,但是我们在隐蔽处已经看到他们了。一声‘开枪’,我们就马上开始战斗,打了十几分钟,就看到对面的人一个个地倒下去,大树树叶也被打得哗啦啦地落。”来到抗战老兵周建明的家中,今年101岁的周建明便抓着谭培文不撒手地说。他1944年入伍,参加过雪峰山会战中的青岩阻击战等战斗,击毙过多名日军。谭培文说:“以前我是从书上了解历史,后来这些老兵给我讲战斗故事,那些历史就仿佛在我眼前,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他们的勇敢无畏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志愿者继续向前。”
回忆中,有一次,谭培文他们去看望一位老兵,夫妻俩早早端坐等候。聊天才知,老人天没亮就去集市买水果、收拾屋子。谭培文眼泛泪花道:“那一刻,不是我们在感动他们,而是他们在感动我们。”就是在这样不断重复的一来一往中,他和老兵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团队还为每位老兵整理了资料,包括口述经历、寻访过程、身份认证等,留存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运动为媒 以公益践行善念
日常生活中,谭培文十分热爱运动。他不仅是重庆微马创始人,也是涪陵登山协会会长,策划过国际绳索邀请赛、国际扁带邀请赛、彩色跑、迎新登高等众多赛事,兴趣社群人数超2000人。他常年组织并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借助运动的影响力,也让更多人走进公益、践行善念。
目前,“涪陵铁血老兵志愿者服务队”已有志愿者200余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对谭培文的评价却很统一:“跟着他干就对了!”退役军人志愿者杨贤远说:“只要是好事他都在做,很多志愿者活动都是他带我们参加的。特别是对抗战老兵,他十几年如一日,确实让我们很感动。”志愿者张静20岁时结识谭培文,受其影响坚持志愿服务十余年,她说:“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年复一年地做公益。我一直对他说他做好久我就做好久,反正需要我,我随时都在。”
谭培文的坚持与真诚赢得了各方赞誉,团队屡获“铁血老兵志愿者最佳组织奖”“优秀志愿者团队”;他个人也连续多年获评“铁血老兵优秀志愿者”“重庆市十佳最美体育人”,还当选足球竞彩网 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最美助残人,还是全国禁毒先进个人。面对荣誉,谭培文总是说:“这一切始于一场雨和一个漏雨的屋。我做的微不足道,真正伟大的是那些老兵,是那些一直在默默奉献的人。接下来,我们的团队想吸纳更多的退役军人志愿者,一起做好抗美援朝老兵的志愿服务工作。”(记者 谭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