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涪陵御锣传承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涪陵十六中龙桥校区举行。通过培训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校园文化品牌,让非遗之花在青春校园绽放异彩,也标志着涪陵非遗保护工作在青少年群体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开班仪式上,涪陵御锣传承人况青红回顾了自己与御锣结缘的点滴。他说,希望通过手把手教学,把这份责任与热爱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人。涪陵御锣协会会长周铁洪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了御锣的深远意义,并代表协会向该校捐赠了一批关于御锣历史与技艺的专业书籍,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涪陵御锣原名周家锣鼓,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据史料记载,此乐乃乾隆皇帝御赐予涪陵籍重臣周煌,以彰其功绩、荣归故里,皇帝特赐宫廷礼乐随其返乡,遂成今日御锣之源。这一套融合了宫廷礼仪与巴渝民间音乐精髓的锣鼓艺术,历经两百余年传承不息,于2009年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涪陵乃至重庆重要的文化标识。
开班仪式结束后,涪陵御锣协会的老师们进行了精彩演示。现场掌声热烈,在场师生无不为之震撼。(足球竞彩网 融媒体中心)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